杭州醞釀多年的第二水源千島湖配水工程,3月7日省發改委批復同意工程項目建議書,并于昨天開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。
這個階段,按照流程,首先是資料收集、影響因素分析,接著進行環境現狀調查,在此基礎上進行環境影響預測和綜合評價分析,提出環境保護建議和措施、給出結論,最后編制一份環評報告書。簡單來說,環境影響評價工作,主要是分析千島湖配水工程在建設中以及實施以后,會不會造成各類環境影響,以及針對可能會有的不利影響提出環境保護對策。
相關新聞:杭州人將喝上千島湖水 主體工程投60億3年完成
浙江環科環境咨詢有限公司負責這次環境影響評價工作。工作人員說,昨天開始的環評公示是第一次,主要是公布整個工程的概況,包括工程范圍、投資額等基本信息。
接下來,在聽取公眾意見、建議的基礎上,技術人員將通過各種手段,得出環境影響的初步結論,隨后進行第二次公示。像配水工程實施過程中及實施后的污染源情況、可能會造成的各類環境影響,以及會有哪些環境保護對策等,到時候都可以在第二次公示中看到。
市民如果對千島湖配水工程的環保工作有好的建議,或者是關心會有哪些環境影響,從3月12日起的10個工作日內,都可以提出來。
聚光燈:引千島湖水入杭州城 這是筆好買賣嗎?
環評公示對千島湖配水工程的建設任務也做了簡單的闡述:“在保留現有水源的基礎上,興建杭州市第二水源。通過取水口沿錢塘江上移至千島湖,形成以千島湖為主,錢塘江、東苕溪為輔的多水源供水格局,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,根本提高杭州城市及配水工程沿線區域供水安全和飲水品質。”
也就是說,以后杭州會優先利用千島湖的優質水,但也不會“拋棄”錢塘江,兩個水源都會加緊保護、治理,以后哪個水好就喝哪個。
千島湖配水工程預計今年年內動工,它將是杭州最長的水利工程,從淳安的金竹牌開始,走輸水隧洞、輸水管道到閑林水庫,輸水線路總長111公里。為了保證水質安全,一路的輸水隧洞,全都采用鋼筋混凝土襯護。
預計最快4年后,杭州市區、蕭山區和余杭區東苕溪以東平原地區,以及千島湖配水工程沿線的建德、桐廬、富陽的部分區域,都能喝到千島湖水。
同時,為了配合千島湖配水工程,杭州接下來還會同步配套市區供水管道工程,保證市民飲水安全。 |